- 空洞骑士丝之歌 1.1.1 安装包安卓安装包
手机游戏> 丝之歌> 游戏攻略> 综合篇> 丝之歌评分饱受争议 "环国区好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丝之歌评分饱受争议 "环国区好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一直以来游戏行业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环国区好评"。这一现象反映出国内玩家与国际玩家在游戏评价标准上的显著差异,尤其是在面对游戏本地化、定价策略以及内容质量等问题时,中国玩家展现出了更为严格的评判标准。

近期《丝之歌》的评价风波,作为备受期待的《空洞骑士》续作,其在中国区遭遇的评价危机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玩家情绪宣泄,更是对当代游戏评价体系合理性的深层次探讨。
差评权利的正当性
首先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消费者拥有对所购买产品进行评价的天然权利。游戏作为一种数字商品,其特殊性在于玩家需要先付费购买才能体验完整内容,这种"先买后试"的消费模式决定了评价系统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当玩家支付了真金白银购买游戏后,他们理应拥有表达真实体验感受的权利,无论这种感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差评的存在,本质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玩家表达不满的渠道,更是市场反馈机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差评,潜在消费者可以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做出更为理性的购买决策;开发商可以获得直接的用户反馈,了解产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对于一些"小问题"不应该直接给出差评,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问题的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大小往往是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玩家群体,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例如,本地化翻译质量问题,对于不懂原语言的玩家来说,可能直接影响到游戏体验的核心——剧情理解和情感共鸣。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接受"小问题不应该给差评"的逻辑,那么必然面临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谁来定义问题的大小?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这种模糊的边界最终只会导致评价体系的失效。正如本次《丝之歌》事件所展现的,正是大量玩家的差评促使制作组迅速做出回应,承诺改进翻译质量。如果没有这些"看似苛刻"的差评,问题可能会被长期忽视。
差评对游戏的影响
批评差评的声音中,一个常见论点是差评会严重影响游戏销量,损害开发者利益。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复杂。以《丝之歌》为例,尽管在中国区遭遇评价危机,但其在Steam平台的同时在线人数依然超过50万,加上Xbox Game Pass等其他平台的玩家,整体销售表现依然可观。

这一现象说明,现代玩家的购买决策是多维度的。好评率确实是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绝非唯一标准。玩家会综合考虑游戏类型、开发商声誉、前作质量、媒体评测、实况直播、社交媒体讨论等多方面因素。将好评率视为购买决策的唯一依据,不仅低估了当代玩家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判断力,也忽视了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化特征。
在信息时代,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信息的透明度。差评的存在,实际上提高了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让潜在购买者能够全面了解产品的优缺点。这种透明度对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如果刻意压制负面评价,营造虚假的繁荣景象,短期内可能确实能够提升销量,但长期来看必然损害玩家与开发商之间的信任关系。当玩家发现实际体验与评价严重不符时,不仅会对具体游戏产生负面情绪,更会对整个评价体系失去信任,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严格评价的标准
众多国际游戏厂商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希望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然而,部分厂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依然表现出了傲慢与怠慢——粗糙的本地化翻译、缺乏诚意的定价策略、忽视本地玩家需求等问题屡见不鲜。
一个十分鲜明的现象是,一些国外游戏在非中国区能维持几乎清一色的好评,而中国区往往一夜之间差评如潮。这背后,不只是评价标准的不同,还反映出中国玩家群体在游戏深度体验、反馈速度,以及对本地化内容敏感性的特殊现实。

大批国内玩家由于职业原因,比如主播、评测人或者专业攻略制作者,往往第一时间通关并挖掘游戏内容,很多游戏都曾因本地化或玩法设计争议在国区遭遇集中差评。
相比之下,很多国外玩家可能只浅尝即止,游玩2~3小时便匆匆给出好评,让国区玩家难以认同。正因如此,中国区玩家对游戏的评价往往快速而深刻,极难被无视。
中国玩家通过差评表达不满,实际上是在用市场的力量倒逼厂商重视中国市场,提供与其他地区同等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韩国两家游戏公司的不同遭遇就是最好的例证:重视中国市场、提供高质量本地化的公司获得了成功,而敷衍了事的公司则遭遇了市场的冷遇。这种市场反馈机制,对于提升整体游戏产业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成功IP的续作,开发商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创作惰性,认为凭借前作的声誉和粉丝基础就能够轻松获得成功。严格的评价标准能够有效防止这种惰性的蔓延。
当开发商意识到即使是备受期待的续作,如果存在明显问题也会遭遇差评时,他们会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更加重视玩家的实际需求。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推动开发商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而不是简单地"吃老本"。
对"维护式好评"论调的看法
一些声音认为,没有深度体验游戏的玩家没有资格给出评价,特别是差评。这种观点存在明显的逻辑谬误。首先,"深度体验"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标准。是通关一次算深度体验,还是需要100%完成度?是需要体验所有游戏模式,还是精通某一特定玩法?

其次,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不同程度的体验才能发现。技术问题如闪退、卡顿可能在游戏开始几分钟就能发现;本地化问题可能在初期剧情中就暴露无遗;而平衡性问题可能确实需要较长时间的游戏才能察觉。将所有问题都归类为需要"深度体验"才能评价,实际上是在剥夺大部分玩家的评价权利。
另一种观点认为,因为游戏"破圈"吸引来的新玩家如果不适应游戏风格,不应该给差评,而应该默默离开。这种观点体现了一种不健康的圈层文化和排他性思维。

游戏作为商品,面向的是所有潜在消费者,而不仅仅是特定的"核心玩家"群体(部分很特殊类型的游戏除外)。新玩家的反馈同样重要,他们代表着游戏的扩展可能性和市场潜力。如果一款游戏只能满足小众群体的需求,而无法吸引更广泛的玩家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多元化的声音对于游戏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新玩家可能会提出老玩家习以为常但实际存在问题的地方,这些往往能够发现被忽视的改进空间。
差评为国内玩家话语权的唯一出口
差评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负面情绪的宣泄,而应该被理解为玩家与开发者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建设性的差评能够明确指出游戏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建议,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宝贵的反馈资源。
许多成功的游戏都是在玩家反馈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的。《无人深空》从发售时的差评如潮到后来的口碑逆转,正是开发商认真对待玩家反馈、持续改进游戏的结果。如果当初玩家都选择"宽容",给予违心的好评,开发商可能就失去了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严格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推动游戏行业标准的建立和提升。当越来越多的玩家对游戏的本地化质量、技术表现、内容完整度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时,这些要求逐渐会成为行业的基本标准。
这种自下而上的标准形成过程,比行政命令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更具生命力和适应性。它反映的是市场的真实需求,能够随着技术发展和玩家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对于国内玩家来说,Steam的评价系统几乎成为他们表达不满、影响官方决策的唯一平台。在其他渠道反馈经常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的情况下,Steam差评成为玩家直接、公开向开发商传达真实诉求的主要出口。

曾有部分海外开发者不仅无视中国区玩家的合理抗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用带有贬义的言论攻击中国玩家。例如,有制作组在只提供繁体中文,本地化质量糟糕的情况下遭遇差评,竟公开在推特上辱骂国区玩家“只该掏钱买游戏、闭嘴不要提意见”,引发中国玩家的强烈反击。
更有甚者,部分游戏对包括非洲小国在内的多国语言进行了完整本地化,却故意排除简体中文和俄文服务,引起群体抗议。事实表明,在新作首发乃至后续运营中,群体“环国区差评”往往是唯一能引发官方重视的力量。

小编观点



玩家评论
(141条)空洞骑士丝之歌
在《空洞骑士:丝之歌》中探索一个广阔而又闹鬼的王国!获奖动作冒险游戏的续集。探索、战斗和生存,登上丝绸和歌曲统治的土地的顶峰。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0283号
玩家76856290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1-06 22:54
这边虽说我给他了9分,但是我还是说一下他难的点吧,首先呢,那个念珠设置都不合理,你看,前期打小怪就能掉,金钱,而你呢,就掉个碎片,而且刷念珠在我眼里是种无意义的事情,而且有很多赶路时间就是垃圾时间,你有这功夫把那翻译设置的那么难,你不如添加个传送点之间能互相传送的设定好不好?不行,你随便设个商品,让他让存档之间有能传送的能力好不好?大多数赶路,要赶远的路,你都得去车站,我就问你不麻烦吗?虽然赶路确实很快,但地点是固定的,到了之后你想去远的地方,但那里没有车站,你还得再跑一大段路,而且这boss和难度曲线,它本身就不合理,首先第一个boss是小学难度,第二个boss直接变成博士难度了是吧?好一个两伤,咱们的主角开局就无邪啊,你要认清楚,我不是圣朝一哥,首先,这难度很明显,就不是给普通玩家玩的,这是给玩过第一部那些人玩的,但你特么的也考虑一下普通玩家的感受吧,还有那个斜劈真的不想说什么,大多数都打不到小怪你们可能说这也不是用来打小怪的,是用来过那些跑酷场景的,可我就问你这,你用着不难受吗?这边还是推荐大家去解锁下批,虽然过去拿下批的路很简单,但还有一个恶心虫子搁那呢,不停搁那喷绿色口水,根本没时间打这边车站虽然能传送,但前提是你打的过第二个boss很多新手玩家,在第二个boss就被劝退了,钱那翻译是什么?这游戏类型你也懂吧?类银河恶魔城的NPC的话不应该简单容易懂,直接给出信息吗?你这文言文翻译什么鬼汉化组?我真的谢谢你,还以为我,回20年前了,而且这翻译我觉得还没20年前好,还有吧,这个游戏根本不是给普通玩家玩的,这难度。你就说他设置的合不合理吧,反反正我觉得不合理,就算你是老玩家也得遭罪,你玩过第一部熟悉了。下批之后,结果就来个45度角的斜劈,你用着不难受吗?而且你这报是看成三板斧,竖直怪合集,首先他攻击高一下就两滴血,你要搞清楚啊,我们获得碎片很不容易的,就算增加了一滴血到六滴,那还是3下就死了,这游戏你得到后期才有体验感,当然后期实际上也那好像没什么用,因为后期你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然后还有你这等着要钱,你这良心不痛吗?主线中大多数小怪掉的钱都可是非常稀少,一只小怪大概能掉七个或到五个。你前期不刷钱,根本没法玩,而且还有那个陷阱长凳而且还有前者中回血,然后探索地图,然后获得新能力,然后增强己身,让自己更快的探索地图,更快的增强己身,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而你正反馈呢,正反馈呢,打完一个boss什么东西都不给,结果后面就变成了反复死亡,然后念珠清0,然后原地踏步,这是负循环最有用的快速旅行,他妈的也要消耗货币,你咋不把所有东西都整上要念珠呢?首先,花时间跑图会死,资源没了折磨,然后呢,花资源传送到地点了,没资源了,也是折磨你,搁这两头堵呢,还有你这文章系统有用啊,一点作用没有只能给你提供微弱的加成,而且到后期你用那些丢掷物,你觉得不如几下普攻好吗?你丢一次消耗几个,那个打小怪获得的碎片,我觉得不如极下普攻。还有你这文章提供的属性也是微弱至极,还有解锁的荆棘斗篷,应该能抵挡伤害对吧?但只能抵挡一点我的评价是不如初始装备,前作的隐藏区域,都有面具碎片或者新能力,而你就给一点丝线有用吗?我只能说一点用没有,而且你这地图它是线性化设计的,没有发现新大陆的惊喜,只有枯燥无尽的枯燥,还有很多报纸,你跑他面前时都需要经过一段跳跳乐,那时候你血早没了,你拿什么打?我该说你是天才呢还是根本没体验过这特么的明显就是纯折磨来,你给我找出一点欢乐的地方,我可以承认难打这点,有可能是我菜,但这么多反人类的设计,请问你是图什么图折磨吗?还有你这个二代主角碰撞体积,它不大吗?首先玩过一代的老玩家都知道吧?大黄蜂比小骑士的碰撞体积大一圈,但是地图明显就是朝一代设计的,你还没打到怪,结果自己先碰到怪掉血了,我就问你不难受吗?你打过一个Boss的唯一反馈就是有可能会解锁更多机制,你还需要重新学习这种机制制作组,你是把机制当成了角色成长反馈吗?这有屁用啊,只能让我更折磨,这边我可以说一下,地图确实大,但是你设计的路要大呀,虽然我觉得制作组可能是为了避免大黄蜂的高机动性,一下子就把地图跑完了,但你特么有些路也不能设置的那么小啊,每次刚好撞怪上,还有凳子,你射那么少。请问你是为了干什么呢?地图那么大,凳子那么少,玩命找找不到,然后就剩最后一滴血,被一个小怪偷袭死了。你觉得快乐吗?
豌豆kycjqv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1-01 21:32
我跟你们说,我终于我把第一个boss打死了,那么难,都给我打死了,你们都通不过
逍遥己猫老大54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1-06 15:36
好玩是好玩,但是红温了,我这个华为手机,它以为我想要画图,然后结果每次误触,再加上他闪退,我更加红温了,我的天呐,我不想说话了,而且这个下劈真的很恶心,45度斜角劈下去,我打个露丝我都很费劲,我不敢想象我要去怎么面对后面的boss祝我好运吧
豌豆4g9sid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0-25 21:52
那个进去直接黑屏,只有操作键,请问是需要装配什么加速器吗?没了解过
豌豆53z6vl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0-23 15:43
很好玩之前玩过一次,挺好玩的,但是不能玩了,就在这顶上下了一个。
豌豆1z2cn0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1-02 11:46
挺好玩的但是蕾丝给我打成筛子了打boss是真的会红温更别提轮流站了
豌豆r1yefq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1-01 18:32
在另一部手机上玩过。操作有点难。但整体来说剧情结构十分完美。
豌豆0mx2ix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0-20 23:57
还可以,只是有时候会闪退,作者能不能修一下
豌豆7nkax8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1-08 21:23
还可以很不错的游戏但是前期太恶心了把二血怪改一改,多掉点念珠就行了
豌豆bxu24r 来自于 九游APP 2025-10-24 18:25
画质清晰,玩法呢有点难。建议把boss给削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