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星系扫描任务时,舰船的选择直接影响效率与安全性。推荐使用护卫舰或驱逐舰,这两类舰船具备高机动性和低信号半径,能快速完成非战斗类扫描任务(如小行星带或舰船残骸)。护卫舰的跃迁速度优势明显,适合短距离频繁跃迁;驱逐舰则平衡了速度与基础火力,可应对突发低强度战斗。若需扫描海盗基地等可能触发战斗的目标,建议配备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其护盾和火力配置能保障生存能力。

扫描器的类型需与目标匹配:定向引力波扫描器用于探测富矿小行星带,定向放射波扫描器定位舰船残骸,定向电磁波扫描器则针对海盗藏匿点。高阶扫描器(如TIR2以上)能提升信号定位精度,避免跃迁偏差导致任务失败。需注意,单个星系每日仅允许同类型扫描一次,且人口活跃度高的星系可能无法扫描到信号。舰船装备槽位有限,建议根据当日任务目标优先安装对应扫描器。

推进器强化可缩短跃迁冷却时间,惯性稳定器能降低转向延迟,而扫描精度增强组件可弥补低阶扫描器的不足。若使用战列巡洋舰执行高危区域扫描,需额外装配护盾回充装置或装甲维修器。不建议为扫描任务专门改装武器系统,但需保留基础自卫火力应对随机遭遇战。

任务执行阶段需注意信号等级与定位成功率的关系。高等级信号源需要更高精度的扫描器支持,若强行跃迁可能导致信号消失。建议在富饶星域内循环扫描不同星系,优先完成资源类目标以获取矿物和信用点。组队扫描时,可由高防御舰船承担警戒职责,但收益分配机制要求队员均携带同类扫描器。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0283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