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超多维都是国内科技公司里的珍稀物种。它有一个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专注于科技研发,长久以来不显山不露水,却在立体显示技术领域掌握着世界领先的600多项专利,并且80%以上是发明型专利。它是不折不扣的本土企业,但在气质上更像一家欧美的科技公司。直到最近超多维自主研发的的SuperD D1全显手机对外发布,通过一台手机在技术上突破性地实现了2D、3D、VR三种显示模式的自由切换,引发了从媒体到大众的一片热议,才把这家低调的公司第一次推到了公众的面前。
像很多科技公司一样,创始人的气质和风格,会极大的影响着公司的风格。要了解超多维这家公司的文化和基因,创始人烙印就不得不提。
热爱挑战的极客精神
超多维创始人戈张,属于典型的技术科班出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父母都是中科院的技术人员。在主导公司战略之外,这么多年一直是技术带头人。在超多维供应链副总裁罗长治看来,戈张算是个“蛮单调的人”,他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全部的精力都扑在技术、战略,还有产品的创造上。“戈总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科技人’,喜欢钻研,很着魔很痴狂。他看到新的东西会非常兴奋,为了研究一个新东西,他真的可以连轴转,不睡觉,不吃饭。”拿到HoloLens的产品时,戈张会跟小孩一样兴奋的招呼大家一起看。Google Glass和Oculus Rift这些产品一买就是两三台,因为有一台是要拆开来看的。

“他搞研发的时候,更像一个google的工程师。”技术副总裁宋磊说,“戈总在各方面经验都很丰富,但很多时候他是很单纯的一个人,就是想把事情做好。比如在超多维成立的初期,大家做出了大尺寸的裸眼3D显示器,当时我们觉得3D这个事情一下就要起来了,很多人都会用。所以做完之后大家特别开心,戈总也很开心。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事情不是这样的,并不像最初我们想像的样子。很多人就气馁了。但是戈总坚持一定要做下去,一定要坚持。他就是一个很单纯的想法,一定要把3D这个事情做好。”
超多维从初创一直到现在,12个年头,始终保持着创立之初的本质,喜欢挑战,喜欢创造不一样的新的东西。“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中庸和平衡的文化。但是在工业社会和现代科学里,在技术层面以及自然科学层面,体现更多的是挑战。西方讲challenge,不断去挑战,追寻真理,这是一个思维模式。”戈张说。
勇者无惧,敢于颠覆
最初和LG、三星这些公司合作时,对一家中国公司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这件事情,这些国际一线大牌都是持严重怀疑态度的。面对连这些公司都攻克不了的技术难题,超多维勇者无惧。
超多维初创时期的研发团队经历过一段相当艰苦的时期。“当时公司很小,对机会的把握十分迫切,有时候戈总在和一些大公司谈合作的时候,会要求研发团队几天之内做出一台样机。我们几个人就关在一个很小的屋子里,困了在沙发上睡会儿,三天三夜,把样机做出来。”宋磊说,“勇于接受挑战才会有机会,什么都准备好,机会可能也没有了。”
靠着这股子精神,超多维在立体显示领域终于站在了世界技术制高点,实现了中国创造,以专利“黑马”的姿态豁然跃出,成为技术输出方,掌握了定价权。近些年,索尼、东芝、宏碁、华硕等公司都开始使用超多维的3D裸眼技术。2011年,世界首台裸眼3D笔记本东芝F750使用的就是超多维的技术。
超多维在技术研发上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跟随者”的位置,而且,即使已经成为业界领先者了,也会不断颠覆自我。“我们的成长是建立在不断否定,不断推翻过去的自己的基础上”,宋磊说。
真正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技术沉淀才能实现。很多一念之间天马行空的idea经过尝试和打磨,都落地为好的方案。超多维有一款裸眼3D智能硬件叫3D BOX,这款产品的最特别之处是Z字型的转轴设计,戈张当时提出要摁下去之后先慢后快,有阻尼的感觉。为了这个效果,研发团队把戈张汽车上的烟灰缸都拆了。做另一款VR头显VR ONE时也是一样,为了实现一个光学的想法,拆了上百个放大镜。
对试错的宽容态度
创新和挑战会有成功的可能,但更多的时候是失败的苦涩。因为创新意味着这件事情可能是从来没人做过的,前面没有路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宋磊回忆他刚开始做3D显示的研发项目,“最开始还有很多相关资料可以查到,比如海外的论文、专利,到后来就没有了,因为要解决的问题别人已经解决不了了,外部不会有资料再指导你。但是你不能停下,还得往前走。还有我们今天做VR,也是一样。这其中有很多很深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技术路线。”
谈及创新,戈张举了个例子。“美国的科学技术中,很引以为骄傲的就是1969年的登月。当时就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说宇航服。在1965年的时候,宇航服长什么样?光是想象它长什么样子就有难度。最后做宇航服的是一个做文胸的公司。当时像导航系统、生命系统、宇航服、计算机等,之前全部都是没有人干过的,这就是自然科学的挑战性。而我们对新东西的认可往往是产品级和应用级的认可,不是探索级的认可。
没有谁比作为技术带头人的戈张更懂得技术发展要遵循的规律,以及必然会面对的失败。戈张平素很严格,很少会夸奖别人,但他同时也很宽容。这种宽容在超多维的技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文化,只要在创新这条路上,方向正确,他会允许犯错,给出足够的尝试和成长空间。
多元化与开放融合
SuperD D1全显手机的发布,意味着超多维从to B领域到进军to C市场,这是这家公司想要实现更远大目标的必经之路。在To B市场,技术是最重要的,而面对To C市场,却是一次更加复杂的挑战,超多维需要改变很多。
“超多维以前是技术风气很浓的严谨的公司,向to C转型,需要一种更活泼的风气。”宋磊说,“我们需要大量的idea的创新,这和技术的创新不完全一样。”
提到乔布斯第二次回归苹果后最大的动作,戈张说是把“Apple Computer”里的Computer去掉了,但这并不是说这家公司不再专注了,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是他要往多元化、泛娱乐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创造和娱乐的体系,而不再定位为一个电脑公司。戈张认为现在的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化,就是很难再用产品来定位一个公司,比如英特尔曾经占据了80%的CPU市场份额,Cisco提供网络交换设备,HP、Dell是做电脑的……但是现在,亚马逊卖各种东西,Google既做搜索,也做机器人和地图。技术已经变成了一个依托的工具,为整个系统提供服务,软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超多维就是希望建立一个系统化应用的复合厂商,将互联网、内容、硬件、技术都组合在一起,希望透过提供创新型的硬件和娱乐化的应用,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这种多元化发展的生态布局,以及开放合作把产业共同做大的心态,戈张一直都没有动摇过。宋磊说起当年和戈张一起筹备培养超多维研究员的机制,并不是为了只自己用,而是为了输出,让整个行业都受益。还有专利布局的最初规划,宋磊说:“我们申请知识产权,都是人家没有申请过的我们申请,人家有的我们希望联合,我们武装自己的目的也是为了合作,是开放的心态。戈总希望创造出一种价值,他希望改变我们国家在理念上落后的那些地方,当然这个愿望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达到。也许你认为这个愿望太宏大了,但这个确实是我们的理想。”
探索之心,永不停歇
超多维已经将触角从技术研发伸向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领域,除了SuperD D1全显手机和VR头盔以外,还包括”超多VR”VR内容资源平台,以及“美豆TV”直播平台。这些产品并不解决用户痛点,而是给用户新的体验和新的娱乐选择。就像当初苹果手机出来,大家都习惯用功能手机,苹果创造出了一个新的需求。D1全显手机也是这样,让有好奇心的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群,发现在2D手机之外,还有全显手机这种新玩意,玩裸眼3D和VR功能的手机原来是这样的一种体验。
当我问及戈张怎么定义成功,他反问我:“你知道什么样的运动最像人生?”他说是跳高。因为就算跳过去了,跳到至高点的成就被保留了,但最后还是以落下来告终。所以说成功很难定义,所谓的成功都是别人眼中的成功。因为人一定是从生到死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失败者。但在这场注定失败的旅程中,依然要不断尝试新的可能,不断冲击下一个高度,不断探索。“这个就是人生的价值,也是一个公司的价值。”戈张说。
在SuperD D1全显手机的发布会上,作为超多维正式宣布转型to C的大日子,戈张一改往日的低调,登台致辞。他说:“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12年。”台下这群或已经不再年轻但依然喜欢创造和探索的人们,懂得这句话的分量。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司联系,我司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