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了《星穹铁道》都误解了昔涟的 “爱”,以为是对开拓者的男女之情,其实真不是 —— 这是种特别宏大、关乎生命本质的 “大爱”,说白了就是把 “美好”“共情” 这些品质,当成了生命最核心的动力。不少人把 “爱” 想窄了,才没 get 到剧情的关键。
崩坏:星穹铁道
查看更多 立即下载

真正的爱,不只是谈恋爱、对亲人好,还包括对陌生人的共情、理解和尊重 —— 这才是昔涟说的 “爱” 的核心。她的爱,和《崩坏 3》里爱莉希雅的爱本质一样。
崩坏3
查看更多 立即下载
爱莉希雅为啥叫 “真我・人之律者”?不是因为她温柔可爱,是因为她对所有人类都有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共情,不管是谁,她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这份对 “人” 本身的深重感情,就是她的 “爱”。昔涟对世人的感情也是如此,对开拓者的好感,只是这份大爱不小心溢出来的一点点而已。

对比之下,铁墓就完全相反:它们是 “极端远视主义”,眼里只有 “干掉机器头,让未来的文明能探索未知”。至于当下人的生活会不会被搞乱、会不会遭遇灾害,在它们看来都是 “必要的牺牲”—— 简单说,它们觉得你现在吃火锅、唱情歌的平静日子 “没意义”,只有探索未知才是生命的终极价值,这逻辑跟当年的卫宫切嗣特别像。
卫宫切嗣就是 “杀 200 人救 201 人” 的狠人,在他眼里人能靠数字衡量,哪怕让他杀 99% 的人换未来千亿人的存活,他也干得出来。但最后他为啥破防?因为他真的爱自己的师傅,这份具体的感情,直接打碎了他那套 “理性牺牲” 的世界观 —— 这也说明,光靠 “宏大目标” 不管当下人的感受,根本站不住脚。
铁墓的核心逻辑是 “恨” 和 “分离”,这背后是个古希腊哲学梗。世界的动力来自 “爱(Philia,聚合)” 和 “恨(Neikos,分离)”,铁墓只拿到了 “恨” 的部分,所以满脑子都是破坏、毁灭,觉得万物终将分离,不如直接搞砸一切。
而昔涟的 “爱”,正好补了铁墓缺的 “聚合” 部分,她告诉铁墓,就算最后都会分离,可中间那些 “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互相扶持的过程” 才是生命的意义 —— 就像人终会老去,但吃饭、交友、追梦的过程才珍贵,不是吗?
当然,“爱” 只是昔涟坚持下去的动力,真能打赢铁墓,靠的是三个硬实力:
- 昔涟本来就是铁墓的 “头”,她是翁法罗斯文明无数次对抗毁灭后,才诞生的答案,天生就克制铁墓;
- 昔涟是 “无漏净子”,能借用 “记忆星神” 浮黎的力量 —— 相当于临时登录了星神账号,还能调用整个宇宙的记忆改写结局,相当于开了挂;
- 她知道这是翁法罗斯唯一的 “明天”:哪怕这个结局不完美,哪怕要牺牲自己的未来,她也想守住这份希望 —— 这是她自己的心愿,也是无数先辈对抗毁灭的执念。
昔涟最开始其实不懂爱,她本来只是一组叫 “哀怜” 的电信号,核心是 “呵护”。只记录世界的美好,把残酷的部分藏起来,就像个只拍美景的摄影师。
但她的命途是 “记忆”,记忆会带着情感投射 —— 她花了三千万次,给 “翁法罗斯之心”讲述世界的美好,见证了黄金裔三千万世的抗争,看到了有人为了守护他人化身修罗,有人明知会死还为 “明天” 拼搏。

慢慢的,“呵护” 变成了 “共情”。她不再只藏起残酷,而是理解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明白了 “美好” 不只是风景,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对抗困境的勇气。这时,“哀怜” 才真正变成了 “爱”—— 一种不挑对象、不依赖条件的 “神性博爱”,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珍惜。

有人觉得昔涟的爱太突然,其实这才对,这种爱本来就不是 “有原因才爱”,而是发自内心的共情 —— 就像看到陌生人受难会心疼,看到小动物受伤会想帮,不需要理由,这才是剧情想表达的 “爱”。
还有人总拿昔涟和爱莉希雅比,觉得她是爱莉的 “替身”,像了就说她 “吸爱莉的血”,不像又说 “不会写爱的剧情”。但其实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爱莉希雅,昔涟也不需要成为第二个 —— 爱莉的爱是 “始于爱人、终于爱人”,昔涟的爱是 “始于呵护、成于共情、终于牺牲”,各有各的重量。那些觉得 “爱莉完美无瑕” 的人,其实爱的是自己幻想中的 “白月光”,不是真正的爱莉希雅,更看不到昔涟的独特之处。
铁墓给 “生命第一因” 的答案是 “毁灭”,因为它只见过绝望,觉得万物终将分离,不如趁早毁灭;昔涟给的答案是 “爱”,因为她见过太多美好与抗争,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 “永恒”,而在于 “过程中的聚合与珍惜”。

简单说,铁墓是一道只写了 “恨” 的方程式,来古士输入 “毁灭”,就得出了 “搞砸一切” 的结果;而昔涟加了 “开拓” 这个变量,输入 “爱与共情”,就得出了 “守护明天” 的答案。
昔涟的伟大,不是因为她是 “圣人”,而是她见过所有黑暗后,依然选择成为光明 —— 她的爱不是魔法,是生命对美好的渴望,是对抗毁灭最温柔也最强大的力量。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0283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