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作为Bethesda出品的经典末日题材角色扮演游戏,自2015年发布以来便以其庞大的世界观、自由的探索系统和深刻的道德选择机制吸引了无数玩家,在游戏中,四大主要阵营——钢铁兄弟会(Brotherhood of Steel)、铁路组织(The Railroad)、义勇军(Minutemen)以及学院(The Institute)——构成了波士顿废土政治格局的核心,每个阵营都拥有独特的理念、目标与行事方式,而“哪个阵营更好”这一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它取决于玩家的价值观、游戏风格以及对剧情走向的理解。

首先来看义勇军(Minutemen),他们是游戏中最亲民、最接地气的势力,致力于恢复社区秩序,保护平民安全,从初始任务“走出111号避难所”后不久,玩家就会遇到普雷斯敦·加西亚(Preston Garvey),他代表了义勇军希望重建人类文明的朴素愿景,加入义勇军意味着玩家将投身于一个个定居点的建设与防御,逐步扩大影响力,这个阵营适合喜欢扮演“人民英雄”的玩家,其道德立场相对中立,强调团结与互助,义勇军军事实力较弱,缺乏先进科技,长期依赖玩家推动发展,在剧情后期逐渐被其他三大势力边缘化。
钢铁兄弟会(Brotherhood of Steel),这支源自西海岸的军事组织信奉“科技必须由强者掌控”,主张没收并销毁一切可能威胁人类的高科技,尤其是合成人技术,他们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拥有飞艇“普里德温号”(Prydwen)和动力装甲部队,是废土上更具威慑力的武装力量,钢铁兄弟会吸引那些崇尚秩序、重视人类纯粹性的玩家,他们的极端排外政策和对科技的垄断态度也显得冷酷甚至专制,在剧情发展中,兄弟会最终会对学院发动全面战争,不惜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种“以暴制暴”的手段引发诸多争议。
第三是铁路组织(The Railroad),这是一个隐秘而理想主义的地下抵抗团体,专注于解救被学院制造并投放到废土的合成人(Synths),视其为拥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应享有自由与人权,铁路组织的行动充满谍战色彩,玩家需要潜入、伪装、暗杀,体验类似间谍片的紧张氛围,其核心人物如戴斯蒙德、Tinker Tom和老冰棍凯特,都展现出深厚的人道关怀,铁路组织实力弱小,资源匮乏,长期处于被动防守状态,更关键的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摧毁学院——可能导致合成人技术彻底失传,间接阻碍人类文明的复苏。
学院(The Institute),位于麻省理工学院地下,这是一群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封闭社会,致力于通过基因工程和合成人技术延续人类文明,他们视自己为进化的引领者,认为普通废土居民无法理解其使命,学院的技术水平远超其他势力,能制造高度拟真的合成人,甚至复制记忆与人格,尽管手段隐蔽且常使用绑架手段获取研究样本,但他们确实推动了医疗、能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支持学院的玩家往往认同“精英治国”与科技进步优先的理念,但必须面对道德困境:为了长远利益,是否可以牺牲短期伦理?
四大阵营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义勇军代表民主与基层重建,钢铁兄弟会象征秩序与武力保护,铁路组织捍卫个体自由与人权,学院则追求科技与进化,玩家的选择不仅影响结局走向,更是一次对人性、道德与社会制度的深刻反思,你可以选择成为守护者的领袖,也可以化身科技革命的推手,或是地下自由的捍卫者,正是这种多元价值的碰撞,让《辐射4》超越了一款普通游戏,成为一部关于末日中人性抉择的哲学寓言。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0283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