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爱吃瓜的正惊小弟。
梗图登场,欢乐万两;会心一笑,回忆拉满!大家好,我是阅图无数的正惊小弟。
游戏圈不乏让人值得铭记的历史,那么有没有那么一张图,它的出现会勾起你当年的回忆呢?
话不多说,今日回忆杀启动!
回忆一:27年前的国产之光,竟是“山寨之王”
撞脸,放在当下的中文互联网,早已成了起号赚流量的不二法门。
从形似周杰伦的粥饼伦出圈,到模仿杨坤的四川芬达走红,再到性转版女Faker靠擦边热舞吸粉几十万……
你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模仿+恶搞”就是财富密码。
长得像,演得像,甚至不用太像,只要舍得一身剐,就能把明星拉下马,能靠“脸”赚到第一桶金。
(王源VS王扁)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7年前,一代人记忆里的“国产三国神作”——《三国群英传》,就悄咪咪地玩起了像素级“撞脸大法”。
像什么长得像张学友(青春版)的董和;
跟张学友(中年大叔版)的傅士仁;
与吴孟达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朱据;
同样美艳动人的林志玲与大乔:
更离谱的是,这款打着“正统三国”旗号的国产游戏,连远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巨星们,都没放过……
现在回头看,小弟也不知多少人对《三国群英传》“国产之光”的童年滤镜,会因此碎了一地。
最有趣的一点是,别人做游戏搞“撞脸”,要么是埋个彩蛋致敬偶像,要么是玩梗造势博眼球。
可《三国群英传》呢,简简单单一个字就能解释清楚——穷!
回忆二:三个穷小子合伙做游戏,手搓了个比肩《三国志》的神作
从当年的访谈来看,这款游戏的起点,并没有什么资本故事或宏大愿景,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玩家心里憋着的一口气
居则文,一个不甘心一辈子只玩日本人做的《三国志》的游戏策划。在他看来,三国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英雄,我们的江湖,容不得隔壁小日子来“魔改”。
因此,在1995年,那个国内游戏产业几乎一片荒芜的年代,他立下了一个近乎狂妄的目标:打造一款不输于《三国志》的国产大作,由中国人自己来讲最对味的三国故事。
为此,居则文拉来了懂程序、会敲代码的张启新,找来了熟稔三国历史、能画画的刘信。
就这样,三个没钱没名没资源的穷小子,只靠一腔热血和几台电脑,在一间租来的小办公室里,匆匆成立了一家叫奥汀科技的游戏公司。
但很快,他们做着做着,就撞上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则是万万不能的。
就三人那点人力和资金,别说是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创新了,哪怕只是复刻那庞大的剧本体系、复杂的内政系统、精妙的战斗逻辑,没个五、六年也搞不定。
更何况,你吭哧吭哧干个五年,人家《三国志》早就开始卖DLC跟新作了,这怎么打?
于是乎,这三个穷D丝果断转变了制作思路,把目光放在了一款在1996年发行的游戏——《龙之力量》上面。
龙之力量
查看更多 立即下载
这《龙之力量》呢,也是个剑走偏锋的“邪修”,不跟《三国志》拼内政经营、谋略算计,而是主打一个字——爽!
它一脚踢开传统战棋的条条框框,什么内政经营、征兵补给、文官调度、名将养成这些系统全都简化了,反手就端上主菜——“100人 VS 100人”的千军万马大混战。
说白了,就是让你从序章开始,拎着武器、带着小弟,一路砍瓜切菜,从新手村砍到最终BOSS,体验开挂逆袭的爽感。
奥汀科技的三个穷小子,一看这《龙之力量》的玩法,眼睛立马就亮了,这不就是为三国量身定做的游戏模板嘛?!
千军万马对冲,武将单挑决胜,战场一骑当千……再配上中国玩家最熟悉的魏蜀吴舞台,啧啧啧,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哇!
于是乎,这三个穷小子在《龙之力量》的基础上,又融入了部分《三国志》的城池经营、武将养成玩法,最终在98年推出了一代国产神作——《三国群英传》。
回忆三:穷到美术无奈搞临摹,却因“鬼畜”意外走红
说实话,初代《三国群英传》并没能如居则文预期得那样,在国内外市场一炮而红。
相反的是,因为缺少宣发资源,加上玩法太超前的缘故,该作的销量并不亮眼,仅停留在“没亏”的程度。
更让人心凉半截的是,它所“学习”的对象《龙之力量》,命运也好不到哪去。
其开发商因经营不善宣告破产,连带新作《龙之力量2》的开发都直接停摆,最后还是靠世嘉临时救场,才勉强填上了这个坑。
可偏偏就是在正版、盗版都扑街的情况下,奥汀科技一咬牙、一跺脚,又花一年的时间就搞出了威力加强版,也就是《三国群英传2》。
相较于前作,二代作品的进步与创新,可谓是脱胎换骨级别的。
可收集的武将数量直接提升到400名,全兵种体系重构,独创200 VS 200大场面,而像诸葛亮、周瑜这些文官,也拥有了呼风唤雨的超能力,得以谈笑间逆转战局。
除此之外,本作首次引入了武将疲劳与士气系统,正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至于《三国群英传2》的市场表现?
老玩家懂得都懂,只能说你要是没在通宵肝过这游戏,都不配自称是一个合格的80、90后。
只是比较尴尬的是,这武将多了、兵种多了,给到美术的设计压力,自然而然就拉满了。
而为了赶工期、节省成本,《三国群英传2》以及后续作品,就这么半推半就地走上了临摹明星脸的“犯罪道路”。
不是不尊重三国历史,也不是故意搞噱头,而是当时的奥汀科技真·一穷二白,迫于无奈,只能出此下策。
让人唏嘘的是,哪怕用了“明星脸救急”这招,也没为《三国群英传》这个IP争取到多大的生存空间。
2004年,系统更成熟,画面再升级的《三国群英传4》上线。
原本,奥汀科技是抱着大赚一笔的想法,去推出4代作品的,但现实却很残酷。
游戏刚上市,盗版光盘就在电脑城出现了,玩家“白嫖”成风,正版销量被啃得渣都不剩,连成本都没赚回来。而撑不住的奥汀,最终只能选择与宇峻游戏合并,组成“宇峻奥汀”,集体转战网游赛道。
而这,也让一代人有了“群4之后无群英,宇峻之后无奥汀”的遗憾。
(从5代开始,该系列就从三国走向神魔大战)
可惜的是,宇峻奥汀转战网游的这条路,走得并不顺。
从《三国群英传Online》到《天使之恋Online》,再到试图复刻单机辉煌的《三国群英传2.5 Online》,这些作品确实凭借IP情怀和老玩家支持,一度吸引了不少关注,也积累了一批核心用户。
但问题也很明显,玩法缺乏创新,运营后劲不足,声量始终上不去,仅停留在小众圈层。
后来,兜了一大圈,踩过网游的坑,试过手游的水,宇峻奥汀又发现——原来,还是做单机,能赚钱。
所以,2021年,在《三国群英传7》沉寂十年之后,他们又推出了系列正统续作《三国群英传8》。单靠着老玩家的情怀加持,该作在首周就卖了30万套,也算是不错。
就是因为BUG太多,玩法又太老旧,整体口碑也就一般般。
而在这几年,宇峻奥汀基本就躺平了,不再亲力亲为搞研发,转而把《三国群英传》这个金字招牌授权出去,交给擅长手游运营的厂商去操刀。
此前上线的《三国群英传:霸王之业》,以及即将在10月11日开启全平台公测的《三国群英传:策定九州》,也就是这套“正版授权IP”模式下的产物。
好了,今天图个好回忆就到这里了。
无论你是想找回青春的回忆老玩家,还是想了解更多游戏历史的新玩家,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与游戏之间记忆点。
说不定你的分享,会成为下一期 “图个好回忆” 的主角!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