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鸟以其雄性独特的求偶展示而知名,它们在繁殖季节会展开翅膀,用以调整角度让羽毛显得更黑。这种鸟类的羽毛是自然界中最黑的物质之一,其如何实现如此高的吸光率以及这种黑色的进化过程都引人入胜。黑描述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吸收越多光线看起来越暗。常规黑色颜料能吸收约97.5%可见光,但通过优化结构可以提高到接近100%,如超黑表面通常可吸99.6%。
极乐鸟羽毛能几乎完全吸收所有可见光,在特定角度看甚至像一个黑洞。然而,并非所有最黑材料都比这更甚;人类制造出的一种名为Vantablack的材料目前记录中可吸99.96%光线。
颜色有结构色和真实色之分:昆虫炫目的甲壳色彩源于微观结构而非色素本身。同样地,黑色可以通过物质或结构来达到深邃效果。生物通常依赖于色素沉淀变暗,但极限有限;极乐鸟则通过特殊的结构达成极致。
鸟类羽毛由扁平分支组成,包括中央羽轴和层层嵌套的小枝构成反射体。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普通与极乐鸟超黑羽毛的基本构造相同,在微观细节上有所差异。当光线照射在超黑羽毛上时,会被内部散射并困住无法逃脱,在弯曲密集的微小结构中反复反弹直至消失。
雄性极乐鸟利用这种结构性变暗来吸引异性并非唯一例子:金裳凤蝶和西非加蓬蝰蛇也运用不同的结构变暗策略各自有其目的——凤蝶为了收集太阳辐射增强生存能力,蝰蛇用于伪装捕猎或防御。
总结来说,尽管这些动物采用不同方式变黑且各有目标(如吸引配偶、收集能量或伪装),但就纯粹的颜色深度而言,雄性极乐鸟凭借其优越的结构脱颖而出为最黑暗者之一。
全部评论